2009-06-26

香格里拉 2 - 普達措國家公園

Crab




普達, 梵文音譯, 與普陀、菩提同義;


, 藏語音譯, 為“湖”。


所以, 普達措意為普度眾生的湖。


普達措, 普度眾生的湖

普達措的原住民主要為藏族, 藏民以虔敬的心對待世間萬物, 因此, 這塊居民心中的神山聖水, 得以保持著它美麗不世俗的原始面貌, 吸引著我們為了親近它的空靈恬靜氣質, 遠到而來。

會選擇在春末夏初, 雨季尚未開始前來, 是希望藉由從寒冬中甦醒, 恢復成為生氣盎然的大地能量, 重新開啟我灰暗塵封的心。

世上所有的勝景, 一年四季都有其不同的風情, 除非四季都曾到訪, 不然是無法領略她的完全。就和人生一樣, 不經過春夏秋冬的洗禮, 生命與智慧是不會完整成熟的。更何況就算是在同一個地點, 同樣的季節, 同樣的天氣, 同樣的晨昏, 但當下不同的情緒, 感受到的, 仍將大大的不同。外在客觀的, 或許可以選擇與控制, 但沒經過轉化, 絕對不會成為內在的真我。

普達措國家公園是中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 2006年8月開放, 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北方約三十五公里處。園區佔地達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 目前只開發了總面積的百分三, 主要景區有北面的屬都湖和南面的碧塔海,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彌里塘高山牧場。公園平均海拔接近3500米, 而且, 一些路段更超過4仟公尺, 對初來乍到的低海拔生活的我們而言, 心肺功能真是一大挑戰。

據說以前前來的遊客, 必須在距香里拉縣城25公里處的雙橋下車, 然後步行或騎馬, 帶著虔誠的心, 一步步走向神秘與寧靜。而現在, 車可以到國家公園的門口, 在裡面必須要乘坐園區專屬的電動環保巴士, 按著藏族遵循著的順時鐘方向既定的行程載著旅客前去。目前設有三站, 第一站屬都湖, 第二站彌里塘大草原, 第三站碧塔海。屬都湖和碧塔海都有沿湖的步行木棧道, 而彌里塘大草原站, 目前只是一個觀景台, 提供大家瞭望及拍照而已。


第一站 - 屬都湖

巴士從園區大門開約12公里後, 到了今天的第一站 - 屬都湖。屬都湖位於國家公園的北側, 為典型的高原構造湖。“”藏語為奶;“”為石頭, 所以“屬都”在藏語是石頭一樣結實的乳酪, 讚美這片土地肥沃。另有一種傳說, 古代有一位高僧雲遊到此,牧民給他供奉乳酪,他見屬多崗湖牛場的乳酪很結實,如同石頭一樣,大喜,於是祈願道:願這裡的乳酪永遠如同石頭一樣的結實,屬都崗由此得名。

下了車, 順著木棧道沿著湖邊走, 棧道全長2.7公里, 表訂的時間約40分鐘。到達終點後, 可以上後面來的任何一輛巴士繼續後面的行程。這樣的安排可以隨著每個人生理, 心理的需求不同, 自己做彈性的調整, 很不錯的安排。但車上的遊客, 居然已經有人有高山反應, 除了吸著當地"旅遊氧氣", 更不願下車。當然我動作比較大時, 也會喘, 但既來之則安之, 相信自己, 我一定可以的, 是任何事情啟始的第一步。抱著稍稍忐忑不安的心, 正式開始與香格里拉這片土地的近距離接觸。

同車的人, 一哄而散, 快步直接向著湖前面的棧道走去, 一下子就離我們好遠。這樣也好, 這本就該是個寧靜的地方, 因為"人", 讓它騷動, 改變, 每天看著急急忙忙趕著到此一遊的旅客, 不知湖神是否也有很深的感觸?人生雖短, 就不能靜下半刻, 享受當下嗎? 當人聲愈來愈遠, 我們用我們的步伐, 與它做屬於我們之間的心靈交流。享受當下, 享受寧靜, 讓身心做一次真正自然的 spa.

順著木棧道, 沿著湖邊走去, 除了從不同的面向看著這寧靜如鏡的湖面, 一旁悠閒吃草的牛群, 看樣子, 它們比我們還懂得生活。有時, 反過頭去, 會發現, 來時看的, 與回頭看的同一景物, 卻是不一樣的感受。

表訂的時間約40分鐘, 但我們走了兩倍多的時間, 但, 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站 - 彌里塘的觀景台

從屬都湖上車, 另一輛車, 另一位司機, 這是一位很年輕的司機, 有著藏民深刻的輪廓。但這位司機一啟動車的引擎, 就在蜿蜒的山路上“狂奔”, 我坐在靠走道的位置, 多次在轉彎時, 還好老公適時主動伸出手抓住我的手臂, 才避免被“甩”出去。最後老公還是決定和我換了座位, 畢竟他的平衡定力比我行太多了。這時, 坐在車後面的外國朋友, 也用英文在後面罵起來, 要這位 crazy 司機好好的開車。在這幕中, 我看到中國人的逆來順受的忍耐力, 以及不願意挺身而出, 息事寧人的自我約束力, 也看到司機在被外國人大聲制止後, 從原先耍帥的高亢、好現, 到極不情願的將車速降下來的“挫折”表情, 這是旅行中自然風景外的另一人文樂章。

彌里塘, 又稱尼仁塘, 藏語的意思是“佛眼草甸”, 因為整個區域的形狀看似細長佛眼而得名。傳說中, 它是佛祖的世間眼, 可以看透世事, 消除知障。佔地二百四十公頃的彌里塘, 是區內海拔最高的景點,也是香格里拉地區最負盛名的高山牧場。

來到彌里塘的觀景台, 海拔3700米左右。這裡與前一站不同的是車子停下來大約休息10分鐘左右繼續上路, 所以, 大家也只能下車拍拍照, 真是可惜。


第三站- 碧塔海

從彌里塘下來, 中途會繞道到園區唯一的桑措卡餐廳。我們並不需要去用餐, 所以隨車直接開到今天公園內的最後一站 - 碧塔海。但現在想想, 雖然不需要用餐, 其實也是可以下去看看的, 旅程何必只有認定, 隨處拈來, 說不定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更何況, 我們既是自己行, 那更該沒有時間及行程的壓力了。不過這是後話, 反正千金難買早知道!

碧塔海, 藏語意謂像牛毛毯一樣柔軟的海。據說天女梳妝時,不慎掉下鏡子,碎片散落凡間,形成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便是其中一塊鑲有綠寶石的鏡片。

從措東停車場下車, 沿著4.5公里的木棧道往西到措西停車場。“杜鵑醉魚”和‘‘老熊撈魚”是這裡最美的傳說, 每年五、六月, 是杜鵑花開的最美的季節, 花瓣落入湖水, 因為杜鵑有輕微的毒性, 所以誤食的魚, 不時會被醉倒, 白色魚肚皮飄浮在湖面上, 隨波蕩漾。一到月色裡,林中老熊便來湖邊撈魚進食的絕妙傳說。可惜的是, 我沒看到任何一條魚及一隻熊, 只有那一大片湖水。所以, 不知這是不是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但想想又何必要深究, 就讓它在心中保有那份想像中的美麗不是更好。

這段路高海拔, 再加上天氣一直陰晴不定, 而且一路來, 厚厚的雲層佔據藍天的時間比較長。下午更是轉陰起風, 走起來有點吃力。不過, 不改一路玩耍拍照的習慣, 倒也從容自在的走完。但, 在回縣城的車上, 開始頭痛起來, 看來還是躲不掉高山反應。

給些個人的建議, 高海拔的環境是需要時間適應的, 所以, 建議剛到的前幾天, 動作儘量緩慢, 也不要安排太多的活動, 讓身體有時間自己去調整。上次去合歡山時, 山莊的管理員也特別有說, 晚上的氣壓是比白天更低, 所以, 晚上要特別注意。另外, 保暖也是很重要的, 氣溫在有沒有陽光下, 差別很大。再加上, 如果風一吹來, 那又更是冷上加冷。尤其重要的是頭部要更注意保暖, 隨身戴頂帽子及圍巾, 不佔地方也不重, 但絕對在需要時, 會有很大的幫助。高山反應時的頭疼, 還真是要命, 很不舒服。除了氧氣, 也可以吃顆普拿庝, 緩解疼痛, 讓自己的身體能夠暫時平靜下來喘口氣, 但這都只是治標而已, 如果真的還是不行, 生命還是最重要的第一選擇, 那唯一的方法, 就是立即下降高度, 到海拔較低的地方, 應該馬上就有很大的改善的。

(歡迎到我的 PICASA 相簿, http://picasaweb.google.com/LICRABRA , 看到解析度較高的照片, enjoy!)

2009-06-25

香格里拉 1 - 遺世獨立的民宿

Crab



你問我為什麼想去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 也是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的《消失的地平線》小說中的地名。書中描寫香格里拉就像是西方版的桃花源,是一個神秘祥和的山谷。這個人生的桃花源, 更該是個寧靜、安祥、與世無爭的淨土與心靈的依歸。當我在碰到人生中這麼大的煩惱時, 是逃避, 更是期待能在這片智慧之土, 尋求到人生困境的智慧解答。



一整天的折騰, 到香格里拉 ( 中甸 ) 時, 天已經黑了。 三千兩百公尺的海拔高度, 對坐飛機來的我們, 生理上還是有壓力的, 走起來氣喘噓噓。我們住的民宿並不在城內, 是在一個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的 ” 城外”, 它像是獨立於一片黑暗中唯一的光明。這也是我住過的唯一的最 ” 簡約 ” 的民宿了, 因為它連最基本的廁所內的衛生紙都沒有提供。所以, 要來的人, 所有的用品, 請務必自備妥當。 (下圖就是我們住的草原上的民宿)


生命中本來就充滿許多的驚喜。經過一夜的黑暗與未知, 迎來讚歎的清晨。掀開窗簾, 在清晨金黃的顏色下, 黑暗與未知已悄悄地被一幅壯濶窗景所取代。其實, 多次旅行的經驗中, 在清晨掀開窗簾的那一刻, 就如同樂透開獎一般的令人期待, 因為那簾後, 常是跳出無法意料的驚喜, 我喜歡這樣未知快樂。


早上的陽光, 灑在這一片土地上, 各種動物自申自在的在這活動, 這種生氣、和諧與自在, 對我這每天早晨趕著不要遲到的都市上班族而言, 已經好久不見。可惜的是, 因為今年乾旱, 雨水不夠, 所以, 原先在這個時候應該長滿了各色的野花的這片草原, 仍是黃土一片, 連草都沒有長多長。只能在心中, 自己描繪出一幅屬於自己的美麗圖畫了。或許, 也正因為沒有完美, 給自己再次造訪的理由吧 !

(歡迎到我的 PICASA 相簿, http://picasaweb.google.com/LICRABRA , 看到解析度較高的照片, 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