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30

浪漫夜景的港口 - 神戶港

到神戶旅館的途中, 車子臨時轉去了神戶港, 讓我們多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從黃昏到天黑, 欣賞到神戶港的美麗浪漫的夜景.


2011-10-29

那年10月的太平洋彼岸 - Ritz-Carlton, Half Moon Bay


那年, 也是陽光燦爛的讓人忍不住不去擁抱的10月天, 在太平洋的彼岸, 一個我經驗中有著最壯麗"花園"的旅館, Ritz-Carlton, Half Moon Bay.

會去那, 只因為姊姊的一句話, 她說, 我們倆個都忙, 很難有機會聚在一起. 沒想到這幾天, 也是今生我們最後一次再分享同一房間的時光了. 我慶幸更感恩, 在多次反覆不決的猶豫中, 最後仍選擇赴約, 不然, 我想現在的我, 該有更多自責與遺憾.

我相信, 2011年的10月, 天依舊的藍, 海依舊的壯濶, 陽光依舊的燦爛迷人, 但故人的身影笑語卻只能在記憶中追尋.

早晨散步回來, 看到工作人員在準備婚禮, 又一對快樂的新人決定一起攜手, 因為你的加入, 使我的生命更加完整與豐富. 在這個環境中舉行婚禮, 尤其看工作人員在走道上灑滿著玫瑰花瓣, 真是浪漫的很.


沒有永遠的絢爛, 在夜的大手下, 一切色彩與喧囂均歸於寂靜. 只剩下木材燃燒的爆裂聲與火焰, 帶來的短暫光與熱.

2011-10-16

蜂去巢空之二

這是二樓小陽台上遺留下來的.
因為所在位置較隱密,還有蜂在的時候,無法靠近..
接觸虎頭蜂巢,還是盡可能小心謹慎.. 被叮可不好玩..






只得在蜂去後, 才取下空巢..
拍照留下印記..











這朵應該是去年的
已經被蟲子毀損











這朵是今年的
比較整齊漂亮





2011-10-07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日據時期, 台灣的森林資源被大量砍伐, 運去日本本島. 太平山, 台灣三大林場之一, 當然也躲不掉這樣的命運.
(ps. 台灣三大林場: 太平山, 阿里山 以及八仙山)



早期, 山裡的木材是以放流的方式, 藉由蘭陽溪水漂流到平地, 而在1924年太平山森林鐵路通車後, 太平山的木材改由鐵路運輸, 羅東正是太平山林場的木材集散地, 是當時重要的木材市場, 因此開始繁榮起來. 竹林驛, 即竹林車站就是森林鐵路終站, 這個車站在1979年伐木業結束前, 都扮演著客貨運輸上的重要角色.



隨著伐木業走入歷史, 鐵路停駛, 林場及相關設施閒置. 直到民國93年 (2004年), 林務局將原來羅東林場規劃成為林業文化園區,

2011-10-06

宜蘭蔥的故鄉 - 三星


從車上下來, 就一個 “心曠神怡” 可形容.

放眼望去, 一片開闊的綠, 遠山近水, 心也為之柔軟開放.
清新的空氣, 不僅聞起來是 “甜” 的, 輕風拂來, 連皮膚也貪婪的呼吸.

這片土地,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南有中央山脈, 西北的兩側有雪山山脈, 東側就是太平洋,
好山好水不在話下, 海風吹入, 更是舒適怡人.

陽光從厚厚的雲層穿透下來, 散下的光束, 更為這片土地, 彩上嚮往又著迷的靜謐氛圍.

除了蔥之外, 看到的大片作物是銀柳, 是過年時必備的應景植物, 這是生長中, 尚未開花時的模樣.

2011-10-02

三隻毛毛蟲


看到那排成一排的毛毛蟲,讓我想起「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一個熟悉的段子,「三隻毛毛蟲」,想著想著,不禁笑了起來。

有三隻毛毛蟲排成一排,
第一隻毛毛蟲回頭對後面的毛毛蟲說: 「我後面有一隻毛毛蟲。」
第二隻毛毛蟲也回頭對後面的毛毛蟲說:「我後面有一隻毛毛蟲。」
而第三隻毛毛蟲後面已經沒有毛毛蟲了,但是他仍舊回頭對後面說: 「我後面有一隻毛毛蟲!」

咦?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所有的朋友猜了一晚上都沒有猜出答案來,
各位也可以猜猜看………

今秋的第一抹紅


虎頭蜂-- 胡蜂屬

虎頭蜂屬(學名:Vespa)又稱胡蜂屬,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以及台灣俗稱虎頭蜂,以其外形及大顎而得名,是一種具有危險性的昆蟲。

虎頭蜂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蜂毒是由許多胺基酸組成之毒蛋白,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頭蜂屬於社會性昆蟲部落,成員包括一隻產卵的雌蟲,即蜂后,還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數是雌蟲。雄蜂僅佔少數。

虎頭蜂蜂巢
  
 
 
 
 
 
 
 
 
 
 
 
 
 
 
 
 

還是小心為妙!!
我被叮過一次, 一個包而已, 很痛的.

2011-10-01

蜂去巢空

八月底, 不小心在茶梅的小樹叢中, 發現了一個巴掌大的蜂窩.
(天秤說, 那不是蜜蜂, 我也不知是哪種蜂, 該如何稱呼才對, 就叫它們蜂好了.)
蜂窩上永遠都有著好幾隻的蜂停在上面, 不知是否是輪職守著這個蜂巢呢?

秋遊貓空


和兒子一起參加公司辦的活動, 坐貓纜到貓空踏青。

很有趣的是在纜車上的七個人除了兒子外居然其餘六個老台北人都是第一次來搭貓纜。愈是親近或垂手可得的優先順序反倒放在後面值得玩味。

準備上纜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