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5

活,要有品質



常和天秤談到,人活那麼久會不會很無聊?而且,到底多久才叫久呢?

那些神木老樹,在同一個地方,一站就是幾千年,
或許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再重覆的小把戲而已。

雖然,我也喜歡在山頂看天,看地,
但我甚至連想像的能力都沒有,
這種入定的修練,到底是何種境界?

        「有人意外的離開了,而絕大多數的人,
           如你如我,卻是一步一步的走過生命,
           一方面很肯定,自己永遠不會停步,
           另一方面又很明白,要不了多久一切都會結束。」

        「我們心裡明白,自己正從生命的一點走向另一點,
           就算緊緊抓住這一端不肯鬆手,
           也無法阻擋自己滑向另一端。」

           節錄自:老得好優雅 The Gift of Years - growing older gracefully
                        瓊‧齊諦斯特 Joan Chittister

雖然百年對我們而言已是一個值得仰望的數字,
但生命的長短應該不是重點,活著的品質才是該努力的目標。

廣播中聽到:「活得好、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
活著就要動,不求多求快,點滴涓流,終能匯聚成江海,
趁著還可以動的時候,將健康的老本儲蓄起來才是。




2013-11-17

高雄。佛陀紀念館


位於台灣高雄縣的「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佔地總面積一百餘公頃。
自2003年安基至2011.12.25竣工,歷經九年。

除了主體建築本館外,更「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
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從東至西依序有禮敬大廳、八塔、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大佛等。

本館的外圍四周,有四大菩薩為護法,
分別是慈悲的觀音菩薩、智慧的文殊菩薩、大願的地藏菩薩、大行的普賢菩薩,
供奉於代表四聖諦「苦、集、滅,道」的四座寶塔。

大佛高五十公尺,是世界最高的銅構坐佛。

宗教信仰是個人的精神依託,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一股巨大的無形影響力。
在台灣,信眾聚集的力量與組織,更是明顯。
不分何種宗教,不論何種信仰,有形或無形,希望大家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真善美。


禮敬大廳的入門處,也是整個佛陀紀念館的入口



禮敬大廳的內面



八塔



菩提廣場



十八羅漢



穿廊連接各處,避免日曬雨淋
而且,多設座椅,以方便需要者休息



從本館回望來時路




四聖塔




四聖塔與大佛



夕陽餘暈下,更顯莊嚴


退一步的準備




同學會安排到「佛陀紀念館」一遊,
導覽小姐帶我們到禪畫禪話的浮雕壁畫牆,
並選擇了其中幾個畫做仔細的解說。





「高與遠」即其中之一。


       畫(話)說:

       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畫一幅龍爭虎鬥的畫像,
       雖然多次修改,但總感覺缺少些躍躍愈動、一觸即發的氛圍。
       恰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便向禪師請教。 
       禪師看了以後,說:
       「龍和虎畫得槢槢如生。
       但是龍在攻擊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要撲殺時,頭必然向下壓低。
       龍頸向後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他們也就能衝得更快、跳得更高。」 

       學僧們非常歡喜的受教道:
       「老師真是一語道破,
       我們不僅將龍頭畫得太向前,虎頭也太高了,
       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藉機說教道:
       「為人處事,參禪修道的道理也一樣,
       退一步的準備之後,才能衝得更遠,
       謙卑的反省之後才能爬得更高。」 


任何一次蓄勢待發前,
謙卑的反省,讓自己有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
退一步的準備,是留給自己更大的轉寰空間
還有一顆澹定的心,不受困於外在的紛擾猜測,
因為

機會是給那些準備好的人!

結緣一輩子

大手牽小手,結緣一輩子
會一直幸福下去唷




從海中央遊高雄港


這是個灰矇矇的天氣,沒有以為會有的藍天白雲及藍得閃亮的海水。


駁二藝術特區原先是碼頭倉庫,
因緣際會成為藝術展覽特區,
找到另一個新的生命企機。

從駁二碼頭出航,轉了個彎,
高雄市的天際線在眼前展開,
如果這是個晴朗的好天氣,或許會有更大的驚豔。

遊高雄港?

雖然來去高雄的次數並不多,
但從來沒想到要坐船來遊高雄港。
而且,從海中央遊港會有什麼不同嗎?
事先根本沒花腦筋,
因為這是同學安排好的行程,客隨主便而已。

但這一個小時左右的行程,
真的是以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野角度來看這個港,

如果不算是看這個港,
絕對是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各種不同的船,
像是個船的小型博覽會,
對船艦的愛好者而言,應該是趟很棒的饗宴,
很特別,值得推薦!




牆壁彩繪及裝置藝術


灰矇矇的天,灰矇矇的視野,寧願相信這是偶發性的霧霾,而不是常態。


最先看見的是兩艘並排停著紀德艦,


經過艦身,從下往上近距離仰望雄姿。
這就是在國慶日前試射標準二型飛彈的那艘軍艦,而標二飛彈是目前我國海軍艦載飛彈射程最遠的飛彈。


並排停著的救難船,希望它們是備而不用⋯⋯


海巡署直屬遠洋巡護船,巡護7號。
看起來沒有太威風的感官,但在廣大興遭菲律賓槍擊事件後,曾執行南海護漁任務。


從左到右,遠洋巡護艦、登陸艦、紀德艦,以及救難船,一字排開。


這艘是清沙船


台塑的運輸船


船大哥說:流鼻涕是抽海水來清洗它的錨&鏈


遊艇製造公司


難得看到行進中的船


貨櫃碼頭及貨櫃船,真的好大。
難以想像這人工製造的龐然大物,駝著這麼重的貨物,行駛於海中,與海象摶鬥的樣子。





在此掉頭回航,空盪盪的航道,灰矇矇的色調,好似曾經的繁華,已然悄悄的遠離。



2013-11-10

寄生植物 - 野菰


颱風天除草,吹著強風,
淋著隨時會下,隨著會停的雨,是種享受。

在除芒草時,突然發現一簇紫色的小花,
開在稻草黃色的莖上,整株沒有葉子,也沒一點綠色。
當下真的不知這是什麼,回來查了一下,
才知道她的名字叫「野菰」(此菰非彼菇唷),
是全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芒草、蘆葦等根上,
花期6-10月,在台灣多分布在低海拔的山區。

常聽到寄生動物,比較少聽到寄生植物,
據說寄生植超過4000種,其實並不算少。
全寄生植物本生沒有葉綠素,不行光合作用,
透過特殊的根(吸器),
穿過宿主的組織達到木質部、或韌皮部,
吸取水份及養份,完全依賴寄主植物而活,
就像寄生蟲或吸血鬼一樣,會讓寄主因營養不良而死亡。




這也讓我聯想到,不久前才在媒體上又聽到,
繼小花蔓澤蘭之後,另一外來種的寄生植物「日本菟絲子」開始蔓延,
已經對台灣的植物生態,造成嚴重的威脅及危害。
哎!如同福壽螺一樣,又一次因為”吃”闖的禍,
因為民眾認為菟絲子有「補腎壯陽」效果而四處栽種。
而被寄生的植物,連我們認為很強健的榕樹,相思,都枯竭死亡。

我很同意"現在的環境與資源,與其說是祖先留下來的,不如說是向我們子孫借的" 的說法,
大地有它循環的道理,行之千萬年,我們要能尊重,才不會造成生態浩刼。

2013-11-05

一花一天堂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花是美的 但維持的時間有限
在有限的時間內 盡情綻放 每個片刻 都是值得


一念之間

在朱銘美術館的牆上看到的:

地獄在人間
人間有天堂 
問君何處去
但憑一念間

天堂地獄  一念之間  而已!


2013-10-17

容易親近的百岳-合歡群峰 3-小奇萊


其實這次再訪合歡,目的是要完成上次中途折返的行程-小奇萊。

為什麼中途折返?
因為功課做得不夠,不知路還有多長,後續的路況如何,對自己信心不夠,
再加上"黑色奇萊"傳奇的莫名(莫名奇妙)壓力,
就只是這樣而已,很笨的理由,
也因此一直念念不忘這未完成的路程。

晴朗漂亮的藍天,一掃東北季風的陰霾,這是最棒的開始。
吃過早餐後,迎向這次上來的目的地:小奇萊。

從松雪樓出發,往登山口的路上,遠山仍矇上層薄霧,而近處的樹木,卻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



路旁的芒花映著陽光閃閃發亮,遠山安靜著存在,雲海不停的變化。
世界原來可以如此寧靜和諧。




天純粹的藍!遠處的中央尖及南湖大山清楚可見




奇萊山登山口,精神象徵意義重大




一過登山口的標誌,眼前一條山徑,直直向前,親山的旅程就此展開。




遠處的陵線,就是奇萊連峰。
就算嚮往,但我想今生應該無緣。




山徑開始進入樹林之中了,也好由樹木幫我們擋掉直射的陽光,有分更輕鬆的自在。
這條山徑主要由高2-3公尺的玉山箭竹與筆直的台灣冷杉構成,林相很美,山徑也整理良好,
沿路里程指標柱子上,還有中華電信可通話熱點的標記,真的是揪甘心的啦!




陽光從層層樹梢的空隙中灑下,處處可見光與影的舞動,明暗之間讓這山徑變得更活潑生動了。




從樹林中穿出,眼前景色豁然開朗,
一整片的玉山箭竹原,就在眼前展開,
黑色奇萊的北峰,就在眼前,
一整個的氣勢與開闊,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一條清晰的山徑直直往前,而奇萊連峰更是那麼的近。
小奇萊是合歡山與奇萊山之間的稜脊,也是立霧溪與濁水溪的分水嶺。
這時的山頭除了我,只有風和陽光而已。
心裡的感動,只歎造詣有限,無法表達一二!




山徑上遠遠走來了兩個背著裝備的登山者,襯著雄偉的奇萊北峰,人很渺小。
看似很近,其實很遠。
他們說,他們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的奇萊的攀登,要下山去了。
其中一人還拿出他的相機,分享昨天他在山上照的360度全景及雲海給我看,愛山的人總覺得親切。
山中相遇不論長短總是有緣,謝謝你,不知名的朋友!




再仔細看看奇萊北峰,不管它有哪些故事與傳說,真的很美,對嗎?




天秤的童心






這個最高的山頭是奇萊主峰,雖然它比北峰稍低一點,但我相信山的美,高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而已。




在小奇萊頂上,望向來時路,松雪樓居然這麼近,而且幾乎等高。
其實這段路程只有1.4公里,整個山徑先下後上,爬了半天,回到原先的高度而已。
但這先下後上,意味著回去時,就是先下,後面還有段上坡等著我哩!




從這一側望向合歡東峰,武嶺就在山的那一面。




好想就這樣靜靜的坐著……
回頭再看一眼,然後,將這影像深印腦中細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