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哲學家之路 - Philosophenweg Heidelberg, Germany

2014.10.31

一大早,其實七點多了,但天才微亮,穿過老橋,在橋左邊的紅綠等過馬路。
清晨,人與車都不算多,過了馬路,就可以看到標著像蛇一樣的蜿蜒小徑的哲學家之路的指標。


剛開始往上,真的是彎來彎去的小徑,而且,在兩邊高牆相夾之下,還真有些陰暗。
也不知轉過這個彎,前面會是什麼,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個彎等在前面。




開始明亮了起來,心情也開始放鬆了



終於穿出小徑走上一條平坦的,也比較大的路,路標有往左與往右的兩個箭頭,
可惜德文實在不好,功課也沒做足,當下就選擇往左邊去吧。


沿路上路邊會有很多椅子可以休息,我可能來的比較早,一路上除了遇到一個慢跑的女士外,並沒有碰到其他的人。


在路邊還有一個全城的景觀指示牌,標示著老城區所有的建築。


當然,一路上也可以看著隔著 Neckar 河的老城區與城堡。



過了這個小公園後不久,就開始下坡了,


這時的天算真的亮了,抬頭看,黃色樹冠襯著藍天白雲,真是美麗。


往下的道路兩旁都是各有特色的美麗住宅,




人行道上舖滿著落葉,


經過一大段樓梯,終於回到了河邊的馬路


最後,從由古堡看這條道路的照片,可以看到完整的哲學家之道。
在照片的右邊那條像蛇一樣的彎曲小徑,以及半山腰那條平平的道路,這就是我曾走過的那條路。




2014-10-30

Hotel Holländer Hof, Heidelberg, Germany

2014.10.30

當初會選擇這家旅館,是在讀多年前買的一本商業旅遊書中不小心看到的推薦:它的地理位置很好,就在舊橋旁邊。
這就是緣份的開始吧!

出發前在網路上訂的房,沒太多的期待與準備,想本來這次就是隨興隨緣的流浪,到了再說吧!

搭 1:38 分的 S-Bahn 從 Mannheim Hbf 出發,到海德堡的舊城 (Altstadt Heidelberg)
途中共7站,22分鐘,5.20 €

因為從旅館到車站的途中,又遇到了件不可思議的狀況,這張照片是後來回程時補上的。

Heidelberg Altstadt station 是個很小的車站,兩個月台而已。


拉著行李從車站走到旅館,之前在 google map 上看到的應該是一直線,只知在橋邊,反正就走吧,總是會到的。

路上好多遊客,東方面孔更多,口音都是對岸的,我們的團有走到這的嗎,還是我們的人比較喜歡自在行?

走過了橋仍沒發現有旅館的踪跡,開始有些心慌了,
才發現我連旅館的地址都沒準備,只好趕快拿出手機來查,
還好我才剛剛 pass 她,回頭不到一分鐘就找到了。


Check in 拿到鑰匙,到 2nd Floor (我們習慣的 3 樓),出了電梯在最左邊的那間。
其實住旅館是件很驚喜的事,像是在等著開獎的心情,期待在打開房門那剎那帶來的surprise。

在德國,幾乎沒住到過這麼大的房間,是屬於傳統且溫馨的裝璜特色。



除了大之外,三個面對 Neckar 河的窗子,拉開窗簾,



Neckar 河第一排的美景在眼前展開,舊橋就在右手邊的窗戶裡,哲學家之路就在對面的半山上,
哇!忍不住讚歎了起來。

而且推開窗戶,還可以直接看到橋邊的猴子及老鼠,以及橋上橋下的遊客,
更多的是,我可以從不同時刻來欣賞舊橋這個海德堡的地標。
而不同的光影下,呈現不同的美感。

晚上

白天

早晨

再加上,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覺得的,她位在中心位置,
我還可以中途回到旅館打個盹歇個腳,悠悠哉哉的慢遊這個老城,而且我也真的這樣做了。
就像是這座老橋,我來來回回走了好多遍,
尤其是在清晨,天光乍現,空氣微冷,遊人還沒出現時,還給她一個喘息,找回最初單純的片刻,
當然,也必須拜住的這麼近之賜,才能在這麼美好的清晨,
用腳用身用心用自己的五感來感受屬於海德堡的美。

離開的那天早晨,霧氣從遠方飄來,我原以為只是晨霧,太陽公公出來後就會散去,
但霧卻是愈來愈濃,濃的連我都開始擔心會不會影響交通,當然是杞人憂天了。
不過,我從心底感謝,因為在我的停留中,讓我體會到了不同的美景。



一個人的異國之秋 - Luisenpark Mannheim, Germany

2014.10.30

秋,總是喧鬧。

顏色仍然豐盛,但不搶眼,
異國湖畔的秋,安靜更含蓄。



不小心發現池裡的魚都張著大口向我游來,應該認為我會有食物給她們才對!
各位,抱歉了,我真的沒有準備,連我自己也只有一瓶水而已。
照片看不出來,但她們真的都很大隻,那橘紅的嘴,都比乒乓球還大。
我用手指碰了碰其中一隻的頭,她們居然都沒有驚慌,陌生「接觸」居然可以是那麼的自在。



除了魚,還有各種鴨子與水鳥,各得其樂的悠遊其上。


2014-10-29

Wyndham Hotel, Mannheim, Germany

2014.10.29

這是家在曼海姆市中心的商務旅館,
她金屬為主的設計風,但不覺得冰冷。
或許是柔黃燈光添加的溫暖中和了金屬的冰冷,
也或許是木頭皮革帶來了自然的柔和,不再是那硬梆梆的平面與線條而已。
所以,沒有什麼絕對,敞開來接受與融合,總會有改變的企機。




我最喜歡的是一進門旁牆面上的那些古老時鐘,
這些因年歲而斑駁的時鐘,卻與前衛的金屬設計那麼的相搭,
不得不佩服那個保留或刻意擺放這些鐘的設計師。


房間簡單,色調典雅。
我們都只是短暫的過客,相聚只此一夜,明日又將遠離,而且再回來的機率幾乎渺茫。
緣份吧!我生命過程中,曾在此停留。


2014-10-19

蘇州。甪直古鎮

2014.10.19

之前,常在高速公路的標示牌看到"甪直",但不知如何發音,也沒太在意。
後來,有機緣,知道她唸"路",而不是"用",而且,是蘇州水鄉的古鎮之一。
絕大多數出差的安排,都是事情完了,直接回家,不會有時間出來晃晃,
拜這次主管活動之賜,跨了個週末,多了天自由的時間,那就一圓一直以來的好奇吧!

早上,叫了輛打的車,告訴師傅說我要去甪直,看起來他有點猶豫要載嗎?其實我也有點猶豫要去嗎?
因為我不知道有多遠,車資會是多少錢?
最近心境一直轉,確定?計畫?最大的 CP 值?
算了,該給自己個空間,隨遇而安,不必在意是否能掌握全部,只要把握當下機緣,
不再可惜錯過,既然錯過,或許本就無緣,又何必一直縈繞煩惱,不值得。
話雖如此說,但心境的調適,仍必須是不斷地學習與自我提醒的。
車總算到了,司機還特別提醒我別搭黑車,我很好奇,是他知道我昨天才搭了摩托黑車嗎?!

今天的天很藍,在大陸這麼清朗的天空,應該並不常見吧!


蘇州水鄉,有水有橋是其基本。



之前居民的交通大多以船為主,各個渠道相連,甚至連到鎮外,
這裡的水道是可以通到上海及蘇州市的,只是,現在應該大多都已改為公路來往了吧!
所以,現在航行其上的船,都是以遊覽體驗為主。
而搖船的,也清一色是女生,這倒是沒問為什麼了。


這裡的船是以「船」為單位,啥?! 就算我獨自一個人,如果要坐船也是必須付滿四個人的錢,¥100元。
還好,旁邊有一對小情侶在等,我搭他們的方便,便以100/3 的費用坐這趟船,
最重要的是希望沒打擾到人家,所以很識相的找個船頭的位子坐下,把船艙就讓給他倆吧!
不過坐在船頭也有個好處,前無遮掩,視野絕佳,不知我反而擋了他們的視線?



她是我們的女「司機」,這段航程就靠她了。
不僅是操船的技術及體力要好,我們還可以請她唱曲子,她前後唱了兩首,真的都超棒的,
可惜笨的是我,錄影居然拿直的,也不知哪種播放器可播直的,不然頭得一直轉90度來看,
所以就沒擺上來分享了。


不管岸邊是否人群擁擠或喧鬧,坐在船中盪在水上,初秋涼卻不冷的溫度,
加上今天迷人燦爛的陽光,一整個自在怡人。


其實這次航程不長,在這就調頭返航了,據說這個方向是可以通往上海的。






中間經過很多的橋,都很有歷史,介紹時「哇」一下,然後,就忘記了。


另外,在兩邊的石壁上,不時會看到各種造型的「雕刻」,這是什麼呢?


它們是用來繫船的,據說,有些是私人擁有,有點像是現在停車位,沒有主人的允許,可是不能隨便使用喔!

而另外一個特異的現象是,兩邊的岸上,一整排好多家的攝影店,原還以為就像是一般旅遊景點穿個古裝拍照留念,
可是這裡可是可以選擇各種造型,從古到今,化妝,換裝,然後拍照,
更令我驚訝的是,真的有好多人就在河邊就騷首弄姿起來了。


離開古鎮,決定試一下公車,問了問車站的方向,還好不算太遠也不算難找,
穿過了一條長長的商業街,過馬路在馬路對面就找到了。
從這站上車是要付¥3元,原本打算坐到終點蘇州車站,再轉打的回宿舍。
雖然車上還算舒適,但晃來晃去路程也太長了,再加上進蘇州市區後,路況開始擁擠,
在公車與地鐵相交的站下車了,試著轉地鐵回去,我覺得他們的車站好有台北捷運的 fu,
車上人很多,但大致秩序不錯,沒多久就到了,
忘了說,這段的車錢也是¥3元,前後加起來¥6元,卻坐了這麼長的路程。
當然下了地鐵還得走上一段不算短的路才能回到宿舍,
只要知道目的地所在,以及在合理的腳程之內,一切都算圓滿了。